误区五:“我的血黏稠,应该定期输液通通血管”

发布时间:2016-06-21 10:05:52 作者:云健康小屋 阅读:6362

  每年春秋输液。当前由于医疗过度市场化,个别医疗机构诱导病人“过度检查”、“过度治疗”,再加上许多病人认为自己血液黏稠在春秋季节易发血栓,而定期输液可“活血化瘀”,使不少人每年春秋季节都到医院输液治疗。这样做是有害无益的,我们的心脑动脉毕竟不像抽油烟机,每半年清洗一次就行了。血栓的形成是随时可能发生的,而预防的最佳办法是天天适量饮水和口服药物。当病人急性发病时,应及时就医,积极静脉输液用药。就像发生火灾时必须迅速灭火一样。而为防病定期去输液则是不可取的,就像为预防火灾每年请消防队、救火车到家里来两次一样,这显然是错误的。我们的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就不注射,能皮下、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。静脉注射毕竟是将药物直接输注到我们的循环血液中,这或多或少增加了某些风险,如将病原体、致热原、微颗粒等输注入血,引发感染、输液反应等不良后果。此外,输注的抗血栓药物作用维持的时间都很短,停止输液后仍必须用口服药维持,否则体内的凝血和抗凝血平衡被打乱反倒诱发血栓的形成,这种花钱买罪受的事当然是不能干的。心脑血管病的急性发作与多种因素有关,季节的改变,特别是温度、湿度、气压、风速的较大变化,确实易促发心脑血管病,如早春乍暖还寒、深秋时节的突然变凉。但是寒流入侵的隆冬或热浪席卷的酷暑,才是心脑血管病真正的高发时节。寒冷的时节,由于皮肤血管收缩,人们的血压通常是升高的,而且血压波动的幅度也常增大。为了维持能量平衡,心脏做功增加,心脑血管的负荷也随之增加。再加上严冬又是呼吸系统感染的高发季节,而呼吸系统感染恰恰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常见诱因。在高温季节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大,但此时节空气湿度也大而含氧量相对较低,且人体为加快散热,大量血液集与体表,导致心脑的供血减少。如果气温高达35摄氏度以上,人体将大量出汗,血液黏度增高,而易于诱发血栓形成。

我来评论